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嵌燈與吸頂燈的區別

嵌燈與吸頂燈基本上是孿生兄弟,最大區別是在安裝時,【吸頂燈】裝在沒天花板或未預留孔位的地方,

以外露型式安裝,而【嵌燈】一般裝設在有天花板預留孔位或天花板較低的地方,

以衛生間/陽臺/樓梯間/廚房/客廳/辦班室或一些人員流動比較小的私人場所…..等等。


這兩種燈在配光曲線及光束角都沒太大講究,只需將場所的照度達到使用者要求也就足夠,

配光曲線都大於 130 度或者更大一些,共同特點都是用燈罩處理眩光問題,

以檔次來說是比筒燈低很多,在製作上沒多少要求難度較低,因進場門檻低在價格上也比較平民化,

市場競爭上品質參差不齊價格也有天壤之別,最大因素是買的、用的、製造的、對它都不甚瞭解。

1      2     3     4  

   方形吸頂燈         圓形吸頂燈        圓形崁燈            圓形崁燈

   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嵌燈與筒燈的區別

嵌燈與筒燈兩者最大不同處不在於外型,而是它們的配光曲線光束角

嵌燈與筒燈的配光曲線有著天壤之別要求,嵌燈的配光曲線在都大於 120 度

它是用擴散板處理眩光問題,

而筒燈的配光曲線均小於 90 度居多,它是用混光板處理眩光問題。

混光板與擴散板一般人以目視較難區分它,用比較簡單的描述也就是說:

混光板不會改變原設計的配光曲線及光束角,

而擴散板是不論原本配光曲線及光束角是多少一律變為大於 150 度以上。

筒燈它在所安裝的場所起到講究氣氛營造,嵌燈只是用在純照明上,所以還是有區別。

在先進地區照明工程是由建築師來規劃設計,燈光工程師只是輔助的角色,

這些專業設計師會將筒燈安裝在

酒店大廳/餐廳/百貨商場/機場大廳/櫥窗/酒吧/歌舞廳/電影院/讀書館/咖啡廳/西餐廳……等高檔場所。

嵌燈一般是裝在便利商店/餐廳走道/電梯口/騎樓通道/小商場/飲食店/洗手間…..等等場合。

如果以亞洲地區的習慣,小型工程交由水電安裝公司去決定,對他們這個行業來講,

好像兩者都是圓形好像是沒多大區別,

這也是亞洲市場比較容易混淆不清的主因,但只要細心觀察這些細節在亞洲也不難發現,

在比較大型或高檔場所,你可以發覺它的區別所在。

5     6     7     8

      筒燈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筒燈               崁燈               吸頂燈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燈具的光效定義

在固態照明上【SSL】,因 LED 是點光源,它的眩光因發光區域小所以比輻射光源強很多,

如果安裝在較高檔場所裡,眼睛對環境光強變化會造成眼睛的不適應,在專業術語就稱為【眩光】。

因此製作固態照明的燈具,一般都會用一片罩子來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,

在亞洲對於照明節能定義較不普及,一般均由電子技術人員兼任,因此有人只將需求的流明值,

直接用的燈珠的 lm/W 換算成所需值,

他或許不知道國際計算慣例是連驅動計入的整燈光效來表示,而不是只算燈珠的光效,假如光效達標

還有一個叫【眩光指數】與【顯色指數 CRI】的難題在後面等待解決,

因此不是會亮就能當照明,還要亮到恰到好處,所以一盞燈要做得好,還不是用加減乘除就可以搞定,

這時那片燈罩就是整燈的靈魂,也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,

換句話說成敗關鍵受它影響,更不是用裸視可以判別,

如果還要作認證的話,能不能通過也全靠它來取決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光效與節能概念

在日本地震後引爆核災的問題,引發全球性恐慌,

世界各國政府更是大力推廣節能的固態照明,也相對制訂一些節能標准,

2011 年 4 月、在歐美地區節能標準【能源之星】又往上提高一級,

光是驅動電源的功率因數訂在 0.9 以上,

整燈的光效需在 63 lm/W,在筒燈也由原來的 39 lm/W,提升到 43 lm/W,

在亞洲市場上,我們經常可以在市場上看到一些 LED 燈具上頭標榜 83 lm/W 或更高。

我們不禁懷疑是不是能源之星把標準訂錯,要不亞洲市場上,

早已大把自稱光效達 83 lm/W 或更大到 89 lm/W 的燈具,

經我們實驗室,在亞洲市場上針對一些高光效的產品取樣測試後發現,不知道他的數據從何冒出來,

可能是用小型積分球測得,也可能是直接用單顆光源的光效乘於總數量,

縱觀這些廠家有可能不知道 LED 是散射光,積分球越小測到的值越大,

這些值包含對照明一點幫助都沒有的無效光,這些光有的在一米處,

有的到一米五六就消失殆盡,所以在國際上都是用光強分佈儀掃出資料來,

再換算回光通量,不是用光通量來換算照度值。

在歐美已從【lm/W】每瓦發光效率的概念,轉變為平方瓦照度【w/Lux/㎡】,

相信不久的將來有可能將節能所省下的金錢,換算成投資報酬的回本小時,也就是平方瓦照度/小時,

相當於使用多少個小時後相當於燈具是免費的,

這個概念可以使固態照明推廣至平民百姓家廣泛使用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崁燈設計概念

經過之前的討論總結一個經驗,在設計燈具前對光源的選擇是最大關鍵,

燈具發光面積越大,使用的功率越小數量越多,

燈具厚度越薄光束角越大,相反的燈具發光面積越小,使用的功率越大,數量越少,

燈具厚度越厚,光束角越小,因此在崁燈或吸頂燈應盡量使用功率越小數量越多的概念。

在製作 LED 嵌燈前,可用一個很簡單的公式試算一下,大概可以知道光效去到那裡,

假設:所用的燈珠每瓦光效是 80 流明,

驅動器的功率因數是 0.88,擴散板透光率是 83%,垂直反射係數是 79%,

那麼就等於((80X0.88)X0.83)X0.79=46.16 流明/W,

換句話說、其他因素不考慮時最高每瓦光效一定會低於這個值 5%~10%之間,不可能是等於這個值,

更不可能是高出這個值,因為還有其它的反射係數及光干涉係數需要克服,所以設計燈具更具挑戰。




註: 文章出自http://doc.diytrade.com/docdvr/238971/24160443/1323266992.pdf

     旗峰光學聚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cret_V 的頭像
    Secret_V

    噓....

    Secret_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